百年党史周周学I东北抗日联军歌集

四川能投建工集团设计研究院 2021/05/31 0

\

(照片)东北抗日联军歌集

这本《东北抗日联军歌集》(以下简称《歌集》)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历经血与火的洗礼,得以保存下来的许多珍贵文物之一。此《歌集》为纸质,横19.5厘米,纵14厘米,蜡版,蓝色油墨印制。因年代太久,纸张氧化变黄,有几页已破碎,部分字迹模糊,末尾两首歌是用蓝黑墨水写在红格信纸上的。封面是旧五线谱纸,用白纸捻装订。上中部有“东北抗日联军歌集”八个较大的字;下部有小字“一九四零年七月七日印”。

这本《歌集》内共收有《国际歌》《义勇军进行曲》《救亡进行曲》《露营之歌》《爱我东北》《全国抗战歌》《男儿从军》《红旗歌》《新女性》《少年先锋队》《九一八事变》《抗日先锋》《第三路军成立纪念歌》《上前线歌》等48首革命歌曲。

东北抗日联军不仅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武装部队,同时也很注重政治、文化教育和宣传工作。部队中有许多从关内流传来和自己创作的抗日歌曲,指战员们高唱这些抗日战歌,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1940年春,为了适应抗日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军政干部的政治、军事素质,中共北满省委和东北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部决定,在朝阳山根据地开办军政干部短期训练班,学员是从北满各抗联部队中抽出的领导干部。总部教导队的女战士也参加了学习。训练班由总指挥张寿篯(即李兆麟)和北满省委委员张兰生亲自主持和讲课,他们讲授马列主义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讲解与日本侵略者进行长期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当时抗日队伍所处的环境非常困难,日伪军对抗联部队不断进行封锁“讨伐”,部队弹药、粮食、药品等都十分缺乏。在这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为鼓舞部队斗志,活跃部队文化生活,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恶劣的环境中坚持斗争,总指挥部机要秘书兼电台台长崔清洙(朝鲜族)把当时在部队中传唱的抗日歌曲汇集起来,亲自刻写钢版蜡纸,油印,装订成数十本,于7月7日全国抗战三周年纪念日这天分发给参加训练班的干部和总部教导队的战士,并教大家学唱。学歌不仅鼓舞情绪,还能多识字,所以大家都愿学愿唱,这些革命歌曲很快在部队中传唱开来。7月14日,抗联第三路军第三支队攻打了朝阳山北部的伪科洛村公所和日本铁道队,缴获了一台油印机和一大批纸张。三支队政委赵敬夫带一小队战士将这台油印机、油墨和纸张送进朝阳山里,给训练班学习用。这次战斗引起敌人的注意,19日,驻沐河屯的伪嫩江县森林警察大队发现了前几天赵敬夫小队进山踩出的脚印,一直追进了朝阳山里,逼近总指挥部驻地。总部发现敌人立即进行阻击和转移。激战中,张兰生、赵敬夫和崔清洙英勇牺牲。

这本《东北抗日联军歌集》就是当年崔清洙烈士编辑的,由参加训练学习的教导队女战士李敏保存下来,她一直带在身边,直到抗日战争胜利。

1948年10月10日,东北烈士纪念馆建成开馆。时任北安军区警卫连指导员、党支部书记的李敏,正在哈尔滨东北外国语专科学校学习俄语。她应邀出席了东北烈士纪念馆开馆仪式,并见到了东北烈士纪念馆负责人薛雯。薛雯向她谈到征集革命文物陈列展出,对广大观众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李敏想到她保存的这本《东北抗日联军歌集》很有教育意义,决定捐献给东北烈士纪念馆。10月17日,李敏把此歌集交给薛雯,并在歌集封面右下角写上“李敏存已八年之久”八字以志纪念。薛雯将此歌集交予东北烈士纪念馆珍藏。